close

  核心提示
  有的人一年換六次工作,這次是為了高薪,下次為了良好的工作環境,第三次是為了一個高職位,這些註重外部因素的選擇往往走不遠。
  不要被一些模糊的期望主導自己的選擇。
  現在的大學生可以在學習之餘通過兼職或者跟有經驗的人交流來瞭解感興趣的行業,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而提前“試錯”,顯然有助於你儘早踏實下來,堅定自己的職業道路。
  在商場里,你會為買藍色還是紅色衣服而糾結,放在職場中,藍衣服可能就是工作A,而紅衣服就成了工作B,選擇的糾結還在。
  工作A,穩定、離家近,但薪水一般,按部就班的日子沒有激情沒有挑戰性。工作B,薪水高,職位也高,但人際關係複雜,工作時間不規律,無法兼顧家庭。
  於是,你開始猶豫、焦慮,甚至直接放棄那個機會。恐懼選擇,無非就是害怕失敗,不願承擔選錯的後果。
  心理專家譚洪崗認為,每一份工作都有很多“但是”,選擇困難正是因為“但是”都差不多,不能一下子作出取捨。在這個時候,比較各選項之間優勢劣勢的常規方法,很難幫你作出最後的決定。
  她建議,不妨試試價值觀排序法。就像詩人裴多菲對自由、愛情和生命的排序一樣,把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排個序,每一次好的選擇都是為了靠近它,而不是與之漸行漸遠。
  面對選擇,我們只是缺一點點勇氣
  要換部門的事,侯倩已經考慮有段日子了。
  侯倩所在的部門負責公司的核心業務,幾年過去了,不僅同事名單沒有變化,連工作都沒有一點調整。她是骨幹,領導也心知肚明,無奈僧多粥少,只好一直原地踏步。
  侯倩受不了的是,在粥的配額增加以前,她需要一直保持“搶粥”的姿態,不然,一個不小心就被人擠出局了。
  所以,當某個職能部門的老大發出善意的邀約時,侯倩心動了。
  如果早兩年,侯倩是絕不會考慮的,現在,她正在努力想要說服自己。
  首先,老公含蓄地表達了反對意見,只說“如果你願意”。侯倩覺得,行業不同,不足與謀。於是,她約了一位關係好的同行吃飯,對方立場清晰地支持她:“看開點兒吧,累死累活乾到什麼時候啊?這地方就挺好,去!”
  她還是定不下來,給閨蜜打電話,得到的是另一番反對的理由:去乾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就意味著丟掉立身之本,再想回去可就難了。再說了,你乾核心業務,跳槽去別的地方也會有競爭力;你要是去做行政,可就要在這裡待到退休了!
  侯倩覺得,所謂深思熟慮不過是煎熬的另一種說法。每個理由後面都有不確定性,這讓侯倩害怕,沒準兒哪個“不確定”就有致命的傷害。天平的兩端上上下下,哪一方都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最後,侯倩決定不再優柔寡斷。她跟老公說:“你定吧。你讓我去,我就去。你說不行,就算了。”
  “害怕選擇、逃避後果,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譚洪崗表示,人生要自己當老闆,要註意聽別人的意見,但不能讓別人替你作決定,因為選擇的任何後果全都由你自己承擔。
  劉娜找男朋友的時候,很多已婚的同事熱心地給她提供建議。一個說,一定要找個有房子的;另一個說,將來一定不能跟公婆同住。等她結婚以後才發現,那個強調要有房子的是因為早年吃過沒房的苦,那個提醒她不能跟公婆同住的,是因為婆媳關係很糟糕。
  “別人往往是從自己的現實處境出發,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認識提供建議,並不一定適合你。”劉娜說,你的優勢領域在哪裡,能力結構如何,是註重細節還是關註整體,沒有誰比你自己更清楚,而這些才是支撐你作決定的重要因素。
  “有時候,面對選擇,我們只是缺一點點勇氣罷了。”譚洪崗說。
  每次選擇都要離你的目標更近一些
  張文動了“要走”的心思,正處於焦慮期。
  這個小心思,他還沒有知會父母,可以想見,他們一定會反對的。一個理由足矣:出去太不穩定了。
  大學畢業時,張文奔波於規模各異的招聘會,一次次修改簡歷,惴惴不安地回答無數問題,然後就在忐忑中等待每一次宣判。這種滋味太不好受,他跟父母意見一致,穩定的單位才是首選,哪怕薪水低些也可以接受。
  可現在,當張文在體制內工作了6年之後,他覺得,自己再“穩”下去,就要發黴了。
  在這裡,一切都要按著既定模式來。不管是打印文件還是部門間的溝通協調,都要按“規矩”來:會簽的部門、文檔上下的留白、用詞格式都要按模板來;辦事時先找誰後找誰、怎麼說,都得搞明白。任何試圖跳出框框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破壞規矩的恣意妄為。一旦你被打上“不靠譜”的標簽,也就徹底處於領導的視野範圍之外了。
  當然,即便很靠譜,升職提拔也要論資排輩,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向他伸出橄欖枝的是一家私營企業,老闆很有想法,也很好交流。他開出了優厚的薪水,還提供一個主管職位。張文心動,也猶豫:重回體制比走出體制要難得多,誰能保證這家公司一直效益良好、發展順利?
  “決策時猶豫,是因為看不准哪條路更好。”譚洪崗說,工作的穩定性、薪水、上下級關係、職位、工作環境、企業發展前景等,都是附著在工作機會上的外部因素,但你不可能得到所有好的方面。
  在譚洪崗看來,當事人“想要什麼”才應該是最終的決定因素。比如,十年八年後,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在明確方向的前提下,每一次的新選擇都是這條主線上的一環,能夠讓你距離這個目標更近一些。
  比如,不同的職業方向或許會影響你的選擇頻率。如果想成為管理者,你需要熟悉人力資源、財務、銷售等各個環節,那麼,與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相比,你的選擇頻率顯然要更高些。
  譚洪崗說,有的人一年換六次工作,這次是為了高薪,下次為了良好的工作環境,第三次是為了一個高職位,這些註重外部因素的選擇往往走不遠。
  走錯路也沒什麼大不了
  譚洪崗認為,每個人在選擇職業道路時,都應該做到知己知彼。
  在畢業10年的同學聚會上,劉俊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軟件公司。但他本科讀的是博物館專業,只是從一節公共課開始輔修計算機專業。
  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這兩個專業的“古怪”組合讓好多公司對他側目,“都覺得我兩邊不靠,學藝不精”。尤其是那些心儀的軟件公司,劉俊每被拒絕一次,就自我懷疑一次。當接到一家小軟件公司的通知時,劉俊最初的熱情幾乎喪失殆盡,而一家知名博物館的錄用信更讓他猶豫不決。
  現在看來,對博物館說“不”,是正確的選擇,但在那個時候,劉俊整整4天都沒睡好覺,滿腦子的“如果”。他最後的決心源於一句話:有了興趣,什麼都會有的。
  “如果能放下害怕選錯、失敗的顧慮,選擇時就會好很多。”譚洪崗說,沒有什麼選擇是十萬火急的,只要對自己有瞭解、有認識,知道自己要乾什麼,哪怕路上有風霜雨雪也能堅持。
  她講了一個例子。一個父母都是農民的孩子,讀完大學,首先明確的是“不想回去種地”。然後,他覺得自己的性格自由散漫,沒有螺絲釘精神,不適合進機關當公務員。否定了這兩條路之後,他留在高校任教。但是,受經濟所困,他又辭職去經商,一年左右的時間,在一筆賠錢的買賣之後,他又回到了高校,潛心學術事業,現在已經是學界非常知名的學者。
  譚洪崗認為,每個人的選擇都可能會錯,走錯路、繞彎路,這都沒什麼大不了的,“試了錯才能踏實下來”。
  如果從填報志願開始算起,第一個選擇可能就會決定你的職業領域。現在來看,很多人大學時的專業並不是志趣所在,當他沿著慣性走下去,可能工作了三五年之後才能有一點兒頭緒,真正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時,已經三四十歲了。
  “一些大學沒有開設職業規劃課。”譚洪崗說,其實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測評,你就能發現自己到底是喜歡跟數字打交道,還是愛擺弄機械工具。如果自身的志趣與專業領域結合得好,那就會大大縮短磨合的時間。
  “不要被一些模糊的期望主導自己的選擇。”她說,喜歡唱歌和成為歌手是兩回事。
  她建議,現在的大學生可以在學習之餘通過兼職或者跟有經驗的人交流來瞭解感興趣的行業,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而提前“試錯”,顯然有助於你儘早踏實下來,堅定自己的職業道路。  (原標題:選擇恐懼症:你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ycnumdcac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